中文   ENGLISH

杰出企业家

名流企业

邱志杰:不可归纳的怪兽

邱志杰

艺术家、策展人,被视为中国艺术界公认的全才、通才。1969年生于福建漳州,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和北京。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1990年代初以大型装置作品《大玻璃:关于新生活》知名于中国当代艺术界;作品《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成为中国行为艺术与书法传统之间的对话的经典之作。曾发表《批判形式主义》《后感性》《观念:艺术的误区》等重要论文。


“大计划”个展集中展示了邱志杰自2007年开始从社会学角度切入艺术研究的三大计划的全貌,包括2007年创作的《南京长江大桥计划》系列作品;创作于2009年的《邱注上元灯彩计划》;创作于2012年的《世界地图计划》。除此之外,还有邱志杰2015年全新创作的“叙事系列之《香港》”。

邱志杰不需要别人来写,因为太容易变成班门弄斧。但无论是当今艺术现场的书写,还是未来艺术史的书写,都不可能绕开这个人。他的存在是一种威胁,他留给别人的,似乎只剩下一件事:承认这个威胁。需要面对这个威胁的,不仅有艺术家,还有批评家、艺术史家,甚至策展人。当然,人们有多少理由佩服邱志杰,就有多少理由去否定他。问题在于,无论肯定还是否定,只要是公开的,都可能变成一个事件。

从学生时代的《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成名,到策动充满战斗意味的“后感性”,再到《南京长江大桥计划》确立“社会介入”的中国范式,邱志杰早就证明了自己制造焦点的能力。再看2015年在福建的个展“大计划”,邱志杰的毅力、体力、格局和构筑艺术体系的自觉与天赋,再次让人领略到全方位的压迫。

他似乎从不满足于个体层面的创作,而是将自己的艺术动作当成一种对艺术现场的总体性诊断。2015年他炮轰草间弥生和村上隆式“当代”,总结青年艺术家“十大学生腔”,几乎让整个批评界显得暗淡无光,也让很多艺术家感觉不适。

要形成这一面目,邱志杰至少需要3种素质:问题意识、知识量、批判激情。从这个层面上讲,他具有典型的先锋气质,而当中国的“先锋”变成一种空洞而混乱的语言和媒介游戏时,邱志杰展示了先锋所必需的硬度和命中率。如果仅仅要“哗众”效应,两三行意识形态的耳食之言足矣,但你很难在邱志杰的修辞中找到大词和敏感词,而对付艺术中的话语自闭症和自大狂,他抖抖筷子就成了。

现在恐怕已经没有人不承认邱志杰的聪明,也无法忽视他的勤奋。中国艺术界有两个既足够聪明又绝对勤奋的福建人,一个是邱志杰,另一个是黄永砅。他们共同点不少,高智商、惊人的理论能力和学习劲头。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艺术都很“总体”,有着勾画世界图式的野心,又有一套可进可退、可庄可谐的思维武器,还有一种狂禅式的圆融。

聪明的东西容易才子气,由才子入名士,方可称一格。邱志杰的可怕之处在于,对染指的领域都能直入堂奥,表达出来又总带着名士的深情与狷介,还能迅速超离,翩然有出尘之意,根本没有尾巴可抓。

所以,批评邱志杰已经成了很难的事情,因为他的反思能力常在批评者之上,你想过的问题他可能早就想过了。早在上世纪90年代,邱志杰就曾展示了观念和反观念的双重面目,两个面目都直接、有效。在你觉得他的创作过分智性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在强调手的作用了;在你觉得他一味激进的时候,发现他已在颂扬传统。

“鬼才”、“百科全书式艺术家”的名头已够响亮。但邱志杰就是邱志杰,艺术界的不可方之物,真正的“怪兽”。


邱志杰2015年个展“大计划”现场。

由38个竹篾编制的脚造型的竹箩筐,散布在展厅里,每个特殊的竹器中盛放着一种蔬菜或水果,每一种植物都有标签说明其迁移进中国的历史。


Copyright 2014-2015  中国国际艺商联盟

京ICP备14011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