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融汇诸家之长,跨越时间与空间,灵活运用蒙太奇组构表现技法营造画面,塑造艺术形象的凝聚力和感染力。而今天在小说改编电影的潮流下,电影的新创意又再次出现,电影《扎纸先生》就是其中一部。电影尽管在拍摄过程中涉及很多物质因素,但是终极目的以精神层面导向心灵为主。每部影片向受众呈现的文化底蕴是不尽相同的,集中体现为生命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方面。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身后都不乏“粉丝”趋之若鹜,迄今已经是大众娱乐的重要内容,具有艺术性、商业性、高科技性、社会性、复制性等特点。
电影构成的艺术性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于19世纪末在浪漫之都法国诞生。电影融汇诸家之长,跨越时间与空间,灵活运用蒙太奇组构表现技法营造画面。电影尽管在拍摄过程中涉及很多物质因素,但是终极目的以精神层面导向心灵为主。迄今已经是大众娱乐的重要内容。
电影在艺术构成方面日臻完善。重点凸显艺术形象塑造的典型性;艺术情节布构的跌宕性;艺术结构安排的谨密性;艺术语言演绎的生动性;艺术表现手法的丰富性;艺术表现内涵的原创性等。每部影片向受众呈现的文化底蕴是不尽相同的,集中体现为生命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方面。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身后都不乏“粉丝”趋之若鹜。
电影涵括了诸如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最显而易见的莫过于电影画面借鉴造型艺术的点、线条、块面、色彩、光线、画面构成原理、明暗对比、对比与协调等抒发导演的审美理想,塑造艺术形象的凝聚力和感染力,造型艺术所具备的美学原则依然在电影艺术中大放异彩。除了造型艺术中的绘画外,电影艺术还荟萃了多种艺术之精华。
(一)电影与音乐
电影通过时间和空间变幻场景,使影片的艺术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生动。这也正契合了以音乐为代表的时间艺术的节奏和韵律感。东西方对“时间”的认知和处理也是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西方电影艺术的表达方式是借助悬念和矛盾冲突来达成人物心理和电影剧情的时间性,东方电影的处理方式是在平铺直叙中延展时间性。电影表达大多曲折,类同音乐艺术中一系列乐音所表达的旋律、节奏,给人一种或缠绵悱恻、或悲痛欲绝、或天崩地裂、或紧张不安、或悬疑惊险的剧情。通过节奏韵律烘衬气氛,促成电影的氛围制造。安德烈·德尔沃有句名言:“拍一部电影,就是绘制一幅图画和构建一个乐章。”很好的印证了这个道理。
(二)电影与文学
电影是文学的一种独特表达方式,电影的剧本大多源自文学,文学剧本是影片拍摄的前提,是运用电影创作思维塑造银幕艺术形象的文学表现形式。俄国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电影剧本同样不无例外的是编剧对客观现实生活进行艺术提炼和加工之后,并遵循电影表现手法和拍摄手段通过文学构成方式诠释对电影理想的文学作品。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的方式不免流于呆板,达不到感染读者的目的。电影亦然。所以电影文学剧本在情节构成方面以设思巧妙,情节生动为至上追求。
(三)电影与戏剧
电影与戏剧同属综合艺术,若把戏剧比作资深“长者”,那电影就是“新丁”了,从最初的规行矩步,到现在的突破藩篱,标新立异。电影完成了一次精彩的蜕变,来了一个华丽的转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电影虽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带有戏剧的影子,但电影所承载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创作技巧相对于戏剧而言则更胜一筹。摄影机的出现颠覆了戏剧局限在有限空间的窠臼,为电影开创了崭新的篇章。电影虽然突破了戏剧艺术的固定空间局限,但却承继了戏剧艺术中的表演与冲突因素。西方国家的戏剧艺术服务于上层或上流社会,并被视为是身份和地位的体现。而电影服务的受众范畴相当广泛,既有绅士名媛也有平民百姓,观赏气氛轻松自由。电影使艺术由贵族化倾向于普罗大众。这是戏剧尤其是西方戏剧所望尘莫及的。
(四)电影与摄影
在电影创作过程中,摄影技术的优劣对一部电影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摄影拍摄的过程亦是电影影像视觉艺术形象创作的过程。电影摄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根据影片所要呈现的思想内涵进行有目的性的艺术创作。为了更好地解读和诠释影片主题,电影的每个镜头及画面构成所涉及的光线、颜色、画面构图都是导演及全体剧组人员精心布置并不断完善的。电影摄影记录的影像是经过导演、摄影师艺术设计后完成的,虽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浓缩了摄影师、导演乃至剧组全体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电影拍摄涉及多种因素,诸如景别、镜头、光线、构图、角度、色彩、动势、时间、地点、剪辑等。它不仅仅是单纯生活的再现,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五)电影与舞蹈
电影语言的蒙太奇画面构成与舞蹈的节奏和韵律完美演绎共同缔造精彩的舞蹈电影或电影舞蹈,在舞蹈艺术中,通过动作表情和肢体语言再现或表现舞蹈作品的主旨和舞蹈者的情思。电影与舞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丰富了电影的画面构成效果。通过舞蹈的形体语言更好的展现电影的精神内蕴。舞蹈电影或电影舞蹈中恰到好处的运用舞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舞蹈通常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它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民族归属感。而激情四射的快节奏舞蹈可以给人以热情,有利于释放压力,增强影片的娱乐氛围,具有超强的票房号召力。
(六)电影与雕塑
“雕刻时光”是前苏联著名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对电影的经典理解。雕塑通过某种媒介经由艺术家的艺术设计而呈现的艺术形式。电影是借助摄影机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记录现实世界。两者都是以视觉传达的艺术表现形式诉诸受众。不同的是雕塑纯粹以形式语言展现创作者的思想,主要载体是通过各种姿态、表情、动势;而电影除了形式语言外,还要通过科技手段进行蒙太奇重塑画面。在电影拍摄之初,雕塑艺术家将意念化的角色通过雕塑技法实体化,为电影导演设计电影艺术形象提供参考。
(七)电影与建筑
电影集结了现代高科技成果,打造出独特的镜头语言,对画面创造性的运用蒙太奇技术,在有限的银幕时空内,塑造出无限的令人流连忘返的视觉艺术形象,展现一定影片主题,可见电影与建筑的渊源颇深。蒙太奇原为法语音译,初为建筑学术语,即构成和装配之意,自从前苏联电影泰斗爱森斯坦倡议将其应用于电影艺术开始,蒙太奇这种镜头构成的方式为越来越多的电影人所认同并广泛应用于电影创作。而建筑则通过空间形体建构自己的价值。建筑是电影内容得以展开的物质基础,电影离不开建筑的衬托渲染。电影通常映射出导演的艺术思维,建筑反映出设计师独特的设计理念。尽管二者都是精神的产物,但电影更加侧重对受众精神层面的关注,而建筑更倾向于对人们物质层面的服务。电影拍摄灵感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建筑目的为人们提供生活之所,是人们生活得以展开的必要条件,两者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电影制作的高科技性
电影的发展虽然不像戏剧那样历史悠久,但也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当我们今天在电影院里唏嘘不止时,惊叹令人震撼的场面时,兴奋到尖叫欢呼雀跃而起时,这一切都得意于现代高科技电脑特技的功劳。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为电影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影片为了打造独一无二的视觉效果,不惜重金为影片进行后期制作,使我们可以感受那震撼人心的鸿篇巨制和惊艳绝伦的视觉盛宴。对电影镜头进行蒙太奇再创造,拓展思维空间,启发想象的氛围。例如,令人身临其境的IMAX-3D电影、惊险刺激并栩栩如生的动感球幕电影、美轮美奂似海市蜃楼般的水幕电影、全方位多角度的动感环幕电影、高速的p2p网络电影等形式。逼真的形式语言更加准确地诠释影片的主题,使人们在欣赏影片时,显而易见地把握影片的主旨,不至于因为晦涩难懂而感无趣,很好地实现了电影娱乐受众的目的。
三、电影收益的商业性
当代电影的功利性是显而易见的,伴随时代的发展,票房成绩无疑越来越成为品评电影拍摄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的指标。票房冠军是每部电影不懈之追求,而票房毒药则是令人不屑一顾。电影利用明星效应,插入品牌广告,影片宣传来提升票房纪录。票房一方面印证电影拍摄的成功,令受众喜欢,在此电影的艺术性得到彰显;另一方面也为投资下部电影奠定了经济基础,在此电影的商业价值达到体现。要想获得票房的突破就要因势利导,迎合受众的审美心理和兴趣取向,使受众与电影之间产生共鸣。因此,商业化的运作让电影拥有更好的票房纪录。
四、电影拍摄角度的社会性
人是离不开社会的个体,社会提供给人类生存延续的空间,同时日积月累形成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制约着人的行为;导演在选择题材,拍摄角度时通常都是反映一定的社会问题。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民间信仰与习俗禁忌,社会历史特点。言情片反映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对爱情向往;动作片反映民族武学,重塑民族精神;警匪片宣扬正义公理,惩恶扬善;历史题材的影片不可避免地会顾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无论是那种拍摄角度都是对社会存在状态的思考与反思。
五、电影发行的复制性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崭新发展,一方面,电影通过网络和刻录机,影视电台,书籍等形式被重复复制并广泛传播。工业化文明在这里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批量化的大生产,为影迷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饕餮享受。影迷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尽情享受天下影视巨制。言情、青春偶像、都市、伦理、动作、悬疑、警匪、科幻等应有尽有。可以从不同方面满足不同受众的欣赏趣尚。在高科技高速运转的今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电影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复制”现实世界,为人们领略历史,感受现实生活,展望未来提供了可能。
电影艺术的艺术性、高科技性、商业性、社会性、复制性促进了电影艺术可持续发展。艺术性为电影奠定了基调,明确了拍摄的精神指向,主旨明晰,中心突出。影片的拍摄与时俱进,为了赢得观众的眼球,不惜重金,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打造画面效果,令人耳目一新。高科技性为电影的摄制提供了精湛的技术支持,丰富了电影镜头的艺术表现语言。为受众营造了前所未有的视听感受。理所当然的影片的震撼效果也给人带来的可观的票房奇迹,电影是艺术商品,商业价值是影片的功利性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衡量影片拍摄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尤其是当今的影片对科技的运用和票房成绩的重视更是前所未有。商业性在为电影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继续拍摄影片储备了经济基础。社会性使影片的存在不仅仅局限于娱乐受众,更加深刻的通过影片昭示社会现实,针砭时弊,发人深省;复制性使普罗大众广为受益,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通过不同渠道领略到世界各地电影的神奇魅力。